歐元區經濟火車頭德國的就業狀況傲視全歐,與歐元區其他失業率高達2位數的國家大相逕庭,德國現已接近完全就業,然而背後卻暗藏著勞工短缺隱憂,波士頓顧問集團(BCG)直指,勞動力不足最快將在2015年衝擊德國經濟成長。
據波士頓顧問集團的研究顯示,德國在2020年前短缺的勞工人數最高將達240萬人。德國的勞動力估計由2014年的4,300萬人,降至2030年的3,700萬人,屆時短缺的勞工將激增至1,000萬人。 德國留學
波士頓顧問集團資深合夥人史崔克(Rainer Strack)指出,「德國將面臨嚴重的勞工短缺危機,但幾乎沒有人意識到這一點,更別說提出因應措施。德國的人力資本危機著實令人擔心。」
人力吃緊跡象浮現
就某些衡量方法來看,工業化國家失業率介於4%至6%之間,即被經濟學家視為完全就業。2014年6月份德國的失業率為6.5%,已非常接近完全就業,然而專家指出,勞動市場人力吃緊的跡象也逐一浮現。德國留學
史崔克表示,「德國勞動力不足不僅見於工程師和IT職務,許多其他領域也是如此。」
研究顯示,德國的勞工短缺問題不只在於勞動人口減少,也包含勞工不具備雇主需求的技能。擁有基本教育水準的德國勞工,人數仍略高於市場需求,但是「技能落差」(skill gap)的情形在整個歐洲大陸有增加之勢。
德國在2012年至2020年間,每年的勞動人口估計減少0.4%,2020年至2030年間將緊縮1.2%,與6月份失業率6.1%的美國相比,同期美國的勞動人口估計分別年增0.72%和0.39%
相較於德國,歐元區的失業率還盤旋在11.6%的高點,西班牙等國家甚至超過四分之一的勞工找不到工作。波士頓顧問集團估計,2020年前西班牙和義大利的勞動人口仍供過於求,但在2020年到2030年間,兩國也將面臨勞動力不足危機。德國留學
政府提出的勞動人口短缺應對政策有時會引發爭議,史崔克表示,企業比政府更能看出勞動市場供需不平衡的問題所在,從企業面著手處理將更為有效。
解決德國2030年前勞工短缺的措施包括,每年增加引進10萬名外籍勞工,將婦女的勞動參與率由71%提升至80%,65歲以上勞工的勞動參與率由4%提升至10%,以及改善勞動生產力。
政府低估問題嚴重性
史崔克指出,「越來越多民間企業開始正視勞工短缺問題,他們發現人才不足,也想為改善勞動市場出一份心力,但政府對該項議題還只是作壁上觀,尚未察覺問題的嚴重性。」 德國留學
德國近期將退休年齡由65歲降至63歲,史崔克稱該項政策完全走錯方向。他還以日本為例,日本在10至15年前尚未意識到人口結構的問題,如今成為低成長的國家。
史崔克警告,「各國政府大幅低估勞動力不足的嚴重性,2030年前這將成為全球性的議題。」
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德國面臨勞工短缺-215944355--finance.html |